体内反复出现的低烧症状,往往是一些疾病引起的,要及时调整治疗。一直低烧的原因很复杂,需要对症干预。那么反复低烧是怎么回事?
1、慢性肾炎
慢性肾炎是女性患者低热的常见病因,无明显症状、体征,甚至尿检无异常,以低热为唯一表现。及时检测尿Addi细胞计数,第一次中期尿培养和早晨菌落计数,如尿白细胞5/HP,阳性细菌培养和菌落计数105即可确诊。如副鼻窦炎、牙龈脓肿、前列腺炎、胆道感染、慢性盆腔炎等。不规则低烧常伴有局部症状和体征,病灶清除后症状消失。
2、感染性引起
这种发热在生活中最常见,约占40%。在所有传染性低烧中,肺结核感染最多。肺结核感染的特点是下午低烧,可能伴有咳嗽、乏力、夜间或醒来后出汗。病毒引起的慢性胆道感染、慢性肾盂肾炎、慢性尿路感染、慢性盆腔炎、慢性中耳炎、慢性鼻窦炎、艾滋病、亚急性心内膜炎、长期低热等也很常见。
3、非感染性的低烧
包括血液病、肿瘤、药物热、风湿热等疾病。功能性发热,主要见于3岁以下的儿童和年轻女性,以早晨发热、出汗、失眠、疲劳、食欲不振为特征。
4、生理性低烧
长期低烧可能是生理性的,也就是说不是疾病的表现。这种低烧多为37.2 ~ 37.5(腋下温度),孩子食欲好,无症状,经各种检查未发现异常。所以家长要注意是不是慢性肝炎。
5、神经功能低
临床上20-30岁人群更容易出现神经功能低下,体温比正常人高0.3-0.5。低烧持续几个月到几年,一般都不错,不减肥。这些患者约占慢性低热患者总数的1/3,预后良好。